夏季炎炎,欧洲能源电力系统能否通过这一“烤验”?
近日,希腊、意大利等欧洲南部国家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甚至突破43摄氏度,多国发布最高级别高温预警。高温炙烤之下,欧洲国家用电需求激增,多家电网机构发布“预警”,意大利多座城市也因电力供应不足短时停电。夏季炎炎,欧洲能源电力系统能否通过这一“烤验”?
高温致用电量激增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今年夏季,欧洲平均气温较往年明显升高,北美、北非等地区也出现高温现象。以法国为例,法国气象机构在7月初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突破历史最高值。
分析认为,气候变化让热浪侵袭变得更加频繁,全球各大洲极端天气的严重性也在逐步增强。
在此背景下,欧洲多国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量暴涨,居民、商户以及工业用户用电量飙升。希腊电网机构IPTO表示,7月22日,该国用电负荷创下今年夏季以来新高,在午间负荷达到10080兆瓦,未来数天内用电需求或因气温居高不下而持续增长,最高可能突破10410兆瓦。希腊能源部长帕帕斯塔夫鲁与该国电网和配电网络运营商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确保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保持电力供应稳定。
7月初,包括罗马在内的多座意大利城市出现短时停电,家庭、商户乃至交通信号灯等都遭遇“断电”。意大利能源供应商Enel随后表示,此次停电可能“与炎热天气有关”,电线“过热”从而造成故障。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ber数据,今年夏季的热浪导致欧洲国家每日电力需求大幅上涨,德国用电需求增长6%,法国增长9%,西班牙则增长了14%,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更是增速明显。
电力供需面临“错配”
从电力需求波动情况来看,下午以及夜间是空调等制冷设备高负荷运行的高峰时段,这也意味着下午至夜间是欧洲国家用电量激增时间段。然而,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大发时段大多集中在白天。多家行业研究机构都指出,欧洲电力系统供需存在明显“错配”,电网稳定运行压力提升。
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欧洲太阳能发电量创新高,达到104.4太瓦时,6月光伏发电更是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电源。同期极端热浪之下,7月初,法国和瑞士核电运营商宣布因冷却水温度升高而关停部分反应堆,这导致核能发电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国家还在加速推动燃煤发电退出,灵活性电源不足引发短时间内电力供应紧张。
整体来看,欧洲电网系统无法“消化”激增的光伏发电量,光伏大发期间,基本所有欧洲国家电力市场“负电价”时长都有所增长,多国电力市场“负电价”时长屡创新高。研究机构Montel Analytics数据显示,上半年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多国“负电价”时长超过300小时,最高时长可达506小时。
而在用电高峰期,电价也屡创新高。Ember数据显示,以6月24日电价为基线,6月底至7月初热浪侵袭期间,西班牙日平均电价上涨15%,波兰电价上涨106%,法国电价上涨108%,7月1日夜间用电高峰期德国电价更是突破400欧元/兆瓦时。
Montel Analytics指出,欧洲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炎热天气推高了电力需求,能源系统正承受巨大压力。与白天“负电价”相比,夜间电价往往飙升,持续的高温天气正扰乱电力系统需求模式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平,电网供需平衡正受到挑战。
电网韧性再受考验
在电力系统的供需错配风险提升影响下,欧洲天然气市场也随之出现波动。睿咨得能源天然气和LNG市场高级分析师Masanori Odaka指出,今年7月,欧洲主要城市的气温都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挪威生产的天然气量虽然呈现小幅上涨态势,但欧洲西北部LNG价格自6月底开始就有所上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欧洲乃至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正日益严峻。到2050年,欧洲预计将有一半人口有高风险或极高风险暴露在热浪之下,欧洲南部受到的影响将尤为明显,欧洲其他地区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可能也将持续增长。
在此影响下,业界普遍认为,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电网韧性将是欧洲应对未来极端天气风险的重要措施。波士顿咨询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欧洲能源系统拥有大量可再生能源装机,但如果没有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创新,电网将无法跟上装机步伐,可再生电力也难以到达终端消费者。
在Montel Analytics研究人员看来,欧洲地区电网基础设施限制和跨境电力传输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加剧了电力供需波动,未来合理匹配电力供需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为满足夜间用电高峰需求,需及时补充化石燃料发电量,提升电网系统灵活性,同时应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配套系统,储能资产将有望在巨大的价格差中实现收益。此外,欧洲也应考虑在需求侧提高灵活性,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用电需求。
Ember则强调,极端热浪期间巨大的电价差展现出电池储能、可靠的清洁电源以及电网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同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构网型技术等创新科技也有望成为应对电网挑战的有效方案。
文 |本报记者李丽旻配资股票配资按月配资
凯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