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永昌农商银行、金昌农商银行在《金昌日报》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0日分别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组建甘肃农商银行有关事项。
今年4月发布的《甘肃信合》杂志2025年第1期中显示,“历时4年多的改革方案即将获批,2025年是省农信联社化险改革落地启动之年”。
在该杂志披露的甘肃农信2024年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中,更是强调“稳妥高效推进改革化险,加快筹建甘肃农商银行”。
官网显示,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甘肃农信”)成立于2005年11月。目前,甘肃农信共有37家农村商业银行、5家农村合作银行、41家县级联社等83家法人机构,营业机构遍及城乡社区,覆盖了全省1229个乡镇、86%的行政村和90%的农牧民。
此前,2023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化险,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但在此后两年的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述有所变动,未提及联合银行筹建事宜。其中,2024年报告表述为“稳妥推进农合机构改革”,2025年报告则提出“压茬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完成高风险机构退高任务”。
在本轮省联社深化改革中,各地省份采用统一法人模式和联合银行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遵循“一省一策”的改革思路,推动改革方案落地。
联合资信研究报告指出,在省份辖区内成立统一法人的农商银行,不保留原农信机构的法人地位,适用于经济发展程度高或管理半径小、辖内法人机构不多的省份,这一改革模式有助于集中省内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并提升管理水平。
而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这一模式,在省份辖区内成立有限牌照经营的地方性银行,原农信机构的法人地位得以保留,此模式改革彻底性弱于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模式,但规避了农信机构整合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适用于辖内优质农商银行较多且重组整合阻力较大的省份。
7月以来,农信机构改革动作频频。7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筹建吉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月28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省联社”)召开社员大会,决定在贵州省联社基础上组建贵州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据统计,目前,已有10省农信机构改革落地。
从改革路径选择来看,浙江、山西、四川、广西、江苏、江西筹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并开业,推动农信机构改革进程;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则选择统一法人模式,成功组建省级农商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报》实习记者董林杨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胡杨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韩业清
十大股票配资网址
凯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